<
t2b5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异时空-中华再起 > 第750章
    为了避免祸至临头,悔之晚矣。掌握实权的内臣恭亲王认为“查治国之道,在乎自强。而审时度势,则自强以练兵为要,练兵又以制器为先。叛匪起事以来,大炮之精纯,子药之细巧,器械之鲜明,队伍之雄整,实非我大清所能及。”

    外臣李鸿章走的还要远,他以为“……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,变则通。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,武夫悍卒有多粗蠢而不加细心,以至所用非所学,所学非所用。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,以为不必学;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,以为不能学,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已数百年……鸿章以为中国欲灭匪,则莫如学外国之利器,欲学外国利器,则莫如觅制器之人……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,则或专设一科取士。”

    内外重臣都认为必须改变,纵然有些腐儒大夫还在说什么“祖宗之法不可变”、“国家经制之兵,垂二百余年,不敢轻议纷更,惟期实力整顿”、战场之败是因为“用人不明,与军制无涉。”可他们这些话已经不是主流了。

    脑袋要紧,为了保护自己脑袋,又鉴于旧式军队已不可依,清廷在江南解放军还在与法军打得不可开交时,下令各省严汰八旗、绿营、练军十分之二三,挑选其中强壮者另立若干营,“分为常备、续备、巡警等军,一律操习洋枪洋炮,认真编练,以成劲旅”。

    一八六五年(同治三年),清廷在京师设立“练兵处”,练兵处是考察和督练新军的总机关,由恭亲王负责。

    和旧军(八旗、绿营、湘淮勇营、练军)相比,在编练指导思想、编练体制、兵役制度、军官制度、训练制度上,新军是完全不同的。

    新军编练没有参照中国古代军事制度,而是完全学习和仿效西方军队的经验,在制度上,受俄国影响犹为深远。在军队中大量聘用俄国与英法国人担任教习训练各部(一八六六年后,英、法国人大量离开了新编陆军)。

    新的制度规定清朝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,放弃以前采用的募兵制,改用征兵制。

    新军编组诸兵种合成部队(步队、炮队、马队、长夫——也就是工程队,数种合之成一军),学习南方的解放军,在朝廷里设置参谋本部(由原来军机处发展而成)。军制方面,改变了原来的标、协、营、汛,完全学习西人(实际上是南方解放军),将常备军按军、师、旅、团、营、连、排、班序列编制。说起来,这种制度是“依照周制”,实际上完全换了汤药。

    让清廷有些着急的,是军官培养和任用上,按照西方制度,军官应该从军校产生,可清廷现在没有军校,新建也来不及了,现在还暂时无法摈弃荫袭制,只能采用湘淮勇营的以战功选拔制度,所以军是新军,军官却还是旧人。这也没什么办法,只能期待以后再调整。

    训练中,“训以开其智实,固其心性;练以精其技艺,增其材力。”训要求“励忠义、敬长官、守营规、勤操练、奋果敢”。练在西人帮助下,要操练步枪、火炮,埋设地雷,架桥修垒,地图测绘,战术配合、诸兵种配合上也极为讲究。

    新军操练分两个阶段,士兵进入军营后,先进行三个月新兵操练,学习列队、步法及枪械使用知识,三个月后,按照步、马、炮、长夫转入专业技术操练和战术操练,步兵战术操练以营、连两级为主,演练进攻和防御各种西方战法。

    自一八六五年开始草创新军,到一八六六年,一年的时间,清廷训练了六个师新军。这时法军战败,解放军拒绝了清廷求和乞求,开始全力北伐,而这些新军虽然刚刚有个规模,朝廷也不得不将这些无数银两堆积起来的宝贝投入到战场去。

    建设他们,就是为了能发挥作用,总不能等人家灭了大清,这些军队还窝在后面当缩头乌龟。

    新军一离开京师,马上在直隶总督官文率领下转入对京师威胁最大的太原战场:表里山河要是丢失了,平原上的京师实在不知道应该如何防范那些从山上涌下来的解放军。

    左宗棠算是第一个品尝到新军滋味的解放军将领。

    左宗棠指挥的第三集团军自从渡过长江后,一路北上,虽然有淮军阻截,又与僧格林沁数次交手,可那些军队根本无法对第三集团军行动构成太大威胁,到最后,连博多勒噶台亲王僧格林沁也跟个莽夫一样,挥舞着腰刀让解放军机枪打死。虽然打死僧格林沁的是第四集团军模范军部队,可第三集团军是第一个冲进襄樊的部队,两军配合下,僧格林沁死在谁手里并不重要。

    消灭了僧格林沁集团,左宗棠率领他的第三集团军稍时休整,很快跃进山西,将如秋风扫落叶将山西的八旗、绿营打的丢魂丧胆,一直到接近太原,左宗棠进军都很顺利,可现在,他的军队却在太原外围受阻,寸步难行,不得不停下来调整部署以利再次发起进攻。

    阻挡住第三集团军的,就是清廷新军。

    左宗棠书读了不少,他明白做为兵家必争之地,太原的地理位置十分险要,城东、城西均有高山做为屏障,登上山头,可以俯瞰全城。而直隶总督官文同样明白这些。

    四个师的新军与山西练军、绿营一起占领了太原外围各个重要山头与村落,罕山、郑村、石千峰和周家山成了太原外围阵地。

    受到清廷长期蒙骗的平遥、祁县、太谷商人,还在解放军与法军作战之时,即纷纷离开老家,进入太原。这些商人带有大量银两,龚自珍说过:“山西号称海内最富”,而之所以海内最富,就因为这些商人在中国到处做生意,家里积蓄了富可敌国的家产。

    这些商人原本就对太平天国心怀不满,认为太平天国起事,断了他们的财路,现在从太平军发展而来的解放军有夺取天下之势,朝廷说了,这些“叛匪”对与朝廷合作之士“烧杀抢掠”,把田地分给奴仆,富人成了乞丐。商人们自然不会对解放军有什么好印象。

    这些商人之所以富起来,经营手段高超是一方面,另一方面是他们与上面的那些官员沆瀣一气,实际上都是官商,与朝廷有着千丝万缕关系,自然不希望清廷垮台。

    进了太原的不光有道光三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票号“日升昌”,还有协同庆、长盛蔚、蔚泰厚、太谷的曹家、祁县何家、祁县渠家(渠家在祁县的家园有“渠半城”之称)、祁县乔家、榆次的常家(乔家一个院,常家二条街。当然,这个是后话了。)……

    众多的商人不光将家产带进太原,为了自己在城里免遭刀兵之灾,他们还与城里清廷官员合作,开办了太原洋炮局。大量生产仿制俄国的洋枪、洋炮。而这些洋枪、洋炮质量不怎么样,用来防守,却也让解放军的第三集团军头痛不已。

    警卫员看着站在雨中的左宗棠心焦不已,任凭他怎么说也无法让司令员回去。虽然是九月,可这里不比江南,天已经很冷了,站的时间一长,给雨这么一淋,很可能就要着凉。政委在去大同之前,已经交代过他要好好照顾司令员,可现在司令员却不让他照料,这让警卫员十分头痛。

    正在心烦,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,警卫员警惕地掏出左轮手枪,转身望着身后,几匹骏马在雨雾中朝小店堡方向飞驰过来。

    “司令员,马军长来了!”

    左宗棠一个转身,飞驰过来战马上的骑手越来越近。左宗棠舒了口气,马上骑手他认识,是他过了长江后,划归他指挥的第五军军长马鼎南。

    距离左宗棠还有一段距离,两边蹿出几个战士,将骑手拦截下来。

    马军长跳下战马,将缰绳递给身后上来的战士,与突然出来的战士交谈两句,笔直地朝左宗棠站着的地方快步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司令员……第五军军长马鼎南奉命前来报到!”

    左宗棠上下打量一番马鼎南,经过长途赶路,马鼎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,雨水沿着面庞不停朝下淌落。

    顾不得说什么场面话,左宗棠直入主题:“你的部队现在到什么地方了?”

    “应师长的第九师已经占领交城,高师长的第十师现在抵达徐沟、东阳镇一带。司令员,是否轮到我们军上了?”马鼎南有些激动地询问道。

    自从和第三集团军主力会合后,马鼎南的第五军就算失去了用武之地。有什么战斗可打,左宗棠首先想到的是刘松山的第十三师,如十三师力量不足,需要增援,支援上去的必然是王德榜的第十二师,接着是程学启的第十一师,马鼎南的第五军成了第三集团军总预备队。

    马鼎南曾经为了这事找左宗棠埋怨过,可左宗棠却告诉他第五军乃第三集团军精锐,刀子要用到刀刃上,对付一些无能之辈,第五军这样优秀军队何必上去?还是让没怎么打过仗的十三师上去锻炼锻炼吧,第五军还是留在该用的时候再用。

    这样的话左宗棠从湖北说到河南,又从河南说到山西,结果一路长驱直入,第十三师立下赫赫战功,而第五军却默默无闻,好象被遗弃了,这让马鼎南很不舒服。

    这次过来,马鼎南事先已经知道第十三师攻打郑村不下,而王德榜的第十二师进攻西山聂家山,又告失利,程学启的十一师进攻东山也不顺利,攻下东山石咀,就无法继续前进了。

    左宗棠的三个师都进展不顺,马鼎南自然认为自己应该有了用武之地。

    左宗棠默默点点头,算是肯定了马鼎南说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