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    总之,所有的大臣都有错,唯独朱厚熜自己没有错。】

    “严嵩呢?怎么处罚这个奸臣的?”赵匡美问,他的提问以弹幕的形式发到了天幕上。

    【怎么说呢,严嵩虽然没有被惩罚,但是朱厚熜对他的恩宠大不如前,仇鸾变成了朱厚熜身边的大红人。

    朱厚熜恩宠仇鸾到什么程度呢?

    首先仇鸾的上书兵部不得查看,直接上疏给朱厚熜。

    有上疏告仇鸾状的,朱厚熜直接抓人,为了仇鸾还革职了三大营的巡视官。

    并且准许仇鸾自行推荐将领,不必经过兵部,给了他任职权。

    几项大权放放下去,可见朱厚熜对仇鸾的信任,以及他的思想再次转变,用武官集体来制衡文官集团,重新找平衡。】

    “重用这样的人,找什么平衡!”朱佑樘无语,他觉的朱厚熜比自己还傻。

    “坐井观天。”朱厚照道。

    朱厚熜或许对自己的聪明才智绝对自信,可有那么一句话,纸上得来终觉浅。

    即便在聪慧的人,只听不看,和睁眼瞎没什么区别。

    这也是为何朱厚照总想出京城,他要亲自看大明江山。

    【可惜朱厚熜没有找对人,过度的自负让他对仇鸾没有任何怀疑。

    甚至还同意了仇鸾负责马市,明朝和蒙古间的贸易再次打开。

    贸易本是一件好事,但前提是公平贸易。

    显然俺答不是遵循规矩的人,特别在庚戌之变后,俺答对大明再不惧怕,手下败将而已。

    对如此羸弱的大明,他为何要公平贸易,俺答以老弱病残的马来换高价的丝绸和茶,不但如此他们还穿上汉服,到村子里贱淫无辜的女子,仇鸾不敢惹蒙古,就由着他们。】

    【随后马市交易停止,鞑靼再次侵犯边境,朱厚熜重用仇鸾,让他带兵出征。

    可仇鸾哪有这本事,打输了就是下属的锅,赢了就全是自己的功劳。

    眼见鞑靼的入侵越来越频繁,朱厚熜觉出不对劲来,他不在重用仇鸾。

    而压力过打后背生疽的仇鸾还不想放弃权利,仍旧请命出征,最后被朱厚熜夺走了将军大印。】

    “这个不要脸的是哪里来的勇气?带兵出征,他会打么!”朱高煦要被仇鸾给气了,偏偏他还是武将出身。

    之前朱高熙觉的文官集团没一个好东西,如今他觉的武将集团也没几个好东西。

    大明到底怎么了?

    【但不得不说仇鸾是有点运气的,在他的罪行被揭露前,他竟然死了。

    气不过的朱厚熜让人把他的坟给扒了,把的父母妻儿全部斩首,小妾女儿都送出去当奴隶,以解朱厚熜的心头之恨。

    看的出朱厚熜真是恨极了欺骗,他的手下可以无能,但对他必须绝对的忠诚。】

    卡通朱厚熜再次出现,头上还是那一行大字,“谁都不能背叛朕!”

    【说完庚戌之变,咱们再来说说另一个让大明头疼的问题,倭寇。

    通过倭寇之乱,咱们继续分析朱厚熜刚愎自用。】

    第204章

    【倭寇之乱自大明立朝以来就存在, 明太祖朱元璋还为此实施明海禁。

    之前咱们也说过,明初倭寇有三真七假,三就是倭寇小日本,七则是反明势力。

    但是到了嘉靖时期, 这七分的反明势力却变成了明朝官商, 而那三分则变成猖狂的小日本和葡萄牙。

    说来当真可惜, 在永乐年海军实力还是世界第一的明朝, 随着全面海禁和郑和下西洋航海资料的消失,楞是被后起的西洋国家反超欺凌。】

    提到航海, 朱棣不由的看向朱高炽。

    “爹,儿子已经知道海上贸易的重要性,定会坚持航海政策。”朱高炽保证。

    “孙儿也定会坚持航海政策。”朱瞻基跟着道。

    朱棣这才把眼神从朱高炽身上移开。

    “我支持航海!!”朱高煦大喊一声,虽然神迹说的东西他都记不大住,但他对航海却印象深刻, 神迹说了海上贸易赚钱。

    朱棣满眼嫌弃的看了朱高煦一眼, 没搭理他这个没脑子的儿子。

    “日本、葡萄牙。”朱棣重复这两个西方国家的名字。

    大明是需要几个岛国作为海上的中转站, 朱棣闭上眼睛, 脑中仔细搜索的海上地图。

    *

    秦

    再次听到航海的话题,秦始皇嬴政眼中掩盖不住的野心。

    而且秦始皇嬴政不仅仅是心动而已, 他还付诸行动, 已经派人开始研究远航船只。

    总有一日, 他要称霸世界!

    秦始皇嬴政的雄心壮志再次壮大。

    *

    弘治年

    提到海上贸易, 朱厚照的眼神也亮了, 朱厚照有一颗不安分的心,有朝一日他也要下西洋!

    而一旁的朱佑樘却满怀心事, 海上贸易海上贸易,有倭寇如何海上贸易。

    朱佑樘不由叹了一口气, 对于倭寇这个大问题朱佑樘还没想到解决的办法。

    【朱佑樘】:有倭寇之乱,如何发展海上贸易?

    【朱高煦】:那不简单,直接打啊!

    朱高煦看到朱佑樘的发言就来气,这个怂蛋玩意!

    朱高煦看不惯朱佑樘,朱佑樘也瞧不起朱高煦,二人互相看不起对方。

    【要解决倭寇之乱其实很简单,但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何到了嘉靖年就变的如此复杂呢?咱们来一起分析分析原因。】

    听神迹说解决倭寇之乱简单,朱佑樘整个人都惊呆了,简单!如何简单!!

    朱佑樘激动的求问,也怪了,这次他的心声并没有出现在天幕。

    急的朱佑樘直接跪下,“求神迹明示,如何解决倭寇之乱。”

    尽管朱佑樘如此虔诚,可乐瑶却接收不到,她继续话题。

    【导火索之一,市舶司。

    市舶司咱就不多解释了,就相当于咱们现代的海关。

    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改革市舶司,松弛对民间海上贸易的管控,民间可以贸易但必须向市舶司交关税。

    如此大明的国库充盈了,海上贸易打开了,商人们为了赚钱自然会自发的打击倭寇。

    人嘛,为了钱啥事都能干,所以才说解决倭寇之乱很简单,放开贸易就行。

    若朱厚熜一直按照明武宗朱厚照的路子走下去,倭寇之乱说不定就这么没了。】

    听朱厚照还放开了民间贸易,朱棣对这个后世“叛逆”的子孙愈发满意,虽然看着不靠谱,但是做的全是靠谱的事。

    【朱棣】:不错。

    朱厚照立马激动起来,“爹,太宗爷爷是在夸赞我么!”

    “反正肯定不是夸赞为父。”朱佑樘有点怕天幕中出现太宗的言论,虽然只是文字但亦是压迫感十足。

    朱佑樘担心若有朝一日太宗通过神迹降临大明,自己会不会第二个被太宗打死…

    为啥说是第二个呢,因为第一个被打死的肯定是小畜生朱厚熜。

    【但是嘉靖八年,因为六年前小日本的争贡之役朱厚熜忽然下令撤销了宁波市舶司,彻底切断了和日本的贸易往来。

    嘉靖八年这会还在大礼仪之争,嘉靖帝朱厚熜从方方面面打压文官集团。

    这也是他打击文官集团的一种手段,大明的文官大多来自南方,且多多少少和海上贸易有关系。

    如今朱厚熜关闭市舶司,面上是直接断了南方官绅的财路。

    为什么说是面上呢?因为市舶司的废除并不耽误南方的官吏富绅赚钱,不走官方途径,他们可以走私,且走私还不用交税赚的更多。

    朱厚熜没有打击到官吏富绅,打击的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。】

    朱佑樘猛然转头,差点闪了脖子,“儿子你说这群文人不让咱们南下,是不是怕咱们发现他们走私之事?!”

    朱厚照点了点头,他和朱佑樘想的一样。

    朱佑樘握紧拳头,“他们怎敢官商勾结!”

    “还是咱们给了他们可乘之机。”朱厚照善于反思,方才神迹也说了,若一直放开贸易便不会有倭寇之乱。

    【朱高煦】:不明白,商人走私赚钱,关倭寇啥事?

    朱高煦听的云里雾里的,只要神迹一说到政策他就宛如绝望的文盲。

    【自然是有很大关系,市舶司怎么说都是官方的,明面的程序在。

    海商和商户们在市舶司这个平台交易,一手交钱一手交货,然后作为维护秩序的平台方收取提成。

    如今市舶司没了,维持秩序的人就没了。

    而官吏商人勾结起来,一起对付赚海商,他们以“海禁”为尚方宝剑来威胁海商,有官吏撑腰的商人把次货给海商,但逼着海商以高价购买,不然就不让他们出海。

    更有甚着收了钱却不给货,海商又不敢去官府告发,谁敢告谁就全家牢底坐穿。】

    天幕中出现卡通官吏,只见他们手上拿着写着“海禁”的圣旨,身后却是金山银山,而他们面前的卡通海商则是破衣烂衫。